脊髓损伤后,如何处理恢复肠道功能障碍
2020-1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休克期过后,由于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痉挛,使一半以上的患者出现便秘,有的患者则出现腹胀、腹痛、排便时头痛等;在慢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高。由于胃肠功能紊乱、排便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独立排便困难、便秘、腹胀、排便时间延长、或外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加强管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回归社会的可能性。脊髓休克期过后,颈胸段损伤对排便一般没有直接影响,L2-4损伤保留排便反射;圆锥或马尾损伤时,结肠运动障碍、内外括约肌松弛、排便反射消失。临床上根据骶髓排便反射存在与否将排便障碍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性排便障碍和下运动神经元性排便障碍。
一、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选择早餐后或者晚餐后进行排便,因为在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必须注意尽量保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排便,以便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
排便的体位:蹲或坐位时可以使肛门直肠角变大、伸直形成有利的排便角度,还可以借助重力作用使大便容易通过。蹲或者坐位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增加腹压。
排便的方法:餐后约半小时进行腹部按摩,或者用栓剂或手指按摩肛周或肛管,刺激排便反射的产生。手指刺激的方法是:将指套涂以润滑剂,手指伸入直肠,轻柔地扩张外括约肌同时紧贴肠壁作环形运动,每次持续1-2分钟,每10分钟一次,直至排气、排便,或者出现内括约肌收缩。
定时地刺激、收缩肛门括约肌可以促进低级排便中枢反射的形成。但是手指的刺激切记避免暴力。
二、饮食管理
多纤维的食物可以增加和软化大便。还需要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液体,每日的饮水量以ml左右为宜。某些水果汁如橘子汁、柠檬汁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三、外科治疗
顽固性便秘或者失禁的患者,经过一般的康复治疗无效,可以选择外科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功能性神经、肌肉移位或移植;选择性骶神经后根切断;肠造瘘等。以上内容就是医院的邓益民医生带来的脊髓损伤方面的相关知识。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