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必读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康复训练该
2021-12-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328117978671209&wfr=spider&for=pc
GUIDE
导读
脊髓损伤是由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涉及两下肢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四肢躯干部分或他部分受累者称为四肢瘫,脊髓损伤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对脊髓损伤患者而言,除了必要的临床治疗外,适宜的康复训练同样不可忽视,能够有效促进病情恢复,改善肢体功能。科普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1、肌力训练: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训练的重点有所不同。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力训练的重点是上肢肌肉,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残留肌肉要一并训练。肌力3级的肌肉可以采用主动运动;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肌力1级和0级时只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是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脊髓损伤患者为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床、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握力训练。
2、垫上训练:在治疗垫上可进行翻身训练和牵伸训练。主要牵伸下肢的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此外,还可进行垫上移动训练和手膝位负重及移行训练。
3、坐位训练:此种训练在垫上或床上进行均可。坐位可分为长坐位(膝关节伸直)和端坐位,膝关节屈曲90°。进行坐位训练前患者的躯干需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或肌力,双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双侧髋关节活动范围需接近正常。坐位训练可分别在长坐位和端坐位两种姿势下进行。坐位训练还包括坐位静态平衡训练,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以及旋转活动时的动态平衡训练。
4、转移训练:转移是脊髓损伤患者必需具备的技能,包括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转移训练包括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轮椅与汽车之间的转移以及轮椅与地之间的转移等。在转移训练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器具,例如滑板。
科普
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
1、脊髓损伤病人手术后由于经受创伤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因此,一定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脊髓损伤手术后损伤平面可能上升影响呼吸或者局部血肿形成压迫器官导致窒息,脊髓周围的血肿还可以导致不完全脊髓损伤病人的神经症状加重甚至完全瘫痪,因此,要注意观察呼吸及神经症状的动态变化,一旦发生上述情况需立即手术清除血肿或进行辅助呼吸。
3、在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轴线翻身,防止脊髓损伤病人自行扭动导致意外。
4、由于脊髓损伤病人失去保护性感觉,要防止骨突起部位压疮形成及热水袋等异常烫伤。
5、做好脊髓损伤病人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足下垂。
6、勤翻身拍背,防止脊髓损伤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
7、做好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和排便的管理。
8、做好脊髓损伤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脊髓损伤病人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往震颤减轻、疼痛消失,病魔缠身逾一载,她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家属感慨:“比昨天还好多了!”
期运动神经元病病因及症状有哪些?
推意外摔伤遗留上臂麻木无力,两年求医始无果,赴广求医重拾希望,林先生:“好很多了!”
荐导致面肌痉挛的病因有哪些?
点击阅读原文,与专家一对一交流
点个“再看”,一起为病友加油打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