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病症

2016-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绝对的中央型腰椎管狭窄定义为

(A)直径小于8mm

(B)直径小于10mm

(C)直径小于12mm

(D)静息时疼痛

(E)行走时疼痛

(B)腰椎管的形态接近于圆形,其前后径为12mm或更大。中线矢状径12mm定义为相对的椎管狭窄,椎管的备用容量减小,椎间盘的轻微突出和退化性改变可能会引起症状。矢状径10mm定义为绝对的椎管狭窄。

腰椎椎管狭窄症,有先天性、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椎管管狭窄症。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根据病因与狭窄的部位分类腰椎管狭窄症除导致狭窄的各种临床独立的疾病外,任何原因引起中央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的狭窄而出现马尾或神经根症状者皆应称为腰椎管狭窄症。

根据椎管狭窄的范围分为局限性腰椎管狭窄和广泛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

1、局限性腰椎管狭窄

仅限于1个椎节或1个稚节的局部狭窄,如中央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又包括侧隐窝秧窄和椎间孔狭窄两部分。

2、广泛性腰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范围较广,同时累及多个椎节,不仅椎弓根变短。前后径缩小至12mm以下,且椎弓根间距也缩短。椎管横径小于20mm。

腰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1)腰痛及腰腿痛:大多数患者都有腰痛的病史,进而发展为从臀部向下肢的放射痛,站立、行走或活动后症状加重,坐立、腰椎前屈或蹲位时症状有缓解。

(2)间歇性跛行:病人步行50米至数百米后,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沉重、腰酸、腿痛、下肢麻木、乏力,以致被迫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稍弯腰休息或蹲坐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再走一段距离后又出现相似症状,不得不重复休息后再走,行走距离越来越短,而休息时间越来越长。(3)主诉与医生客观检查相矛盾:患者主诉较多,甚至可有典型的坐骨神经放射痛,临诊时短暂的休息,使椎管内压恢复至原来的状态,检查体征时常为阴性。

磁共振成像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椎管前后径变窄,脊髓在椎管内受到前后夹击,即前方有椎问盘和后纵韧带的压迫,后方有黄韧带和椎板的压迫,使脊髓呈串珠样改变,同时可见软组织水肿或脊髓水肿现象。

椎管狭窄手术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1.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有肩臂部疼痛(颈部术后)、麻木、皮肤感觉过敏等,多为脊神经根受到牵拉刺激所致。

2.反应性脊髓水肿,术后先减轻,3-4天后症状又加重。术后应应用脱水剂及激素善后。

3.减压节段不足或宽度不足,术后可能造成相邻椎体节段再狭窄。

4.器械性脊髓损伤,由于狭窄部情况复杂或手术不小心,病人有一过性电击感。正确的手术方案很重要。

5.椎管扩大后再关门,可能造成椎管较前更狭窄。

6.假性脊膜囊肿,由于手术时硬膜与椎板间有粘连,术中撕裂误伤硬膜,若为处理好,术后可发生脑脊液漏或假性脊膜囊肿。假性脊膜囊肿时术后切口附近有局限性隆起,一般多引起头晕等症。

7.瘢痕挛缩或挛痕瘢痕骨化,病人术后症状一度好转,过一段时间后症状又复加重,可能为术后瘢痕挛缩,重新压迫脊髓或挛缩瘢痕骨化所致。

欢迎扫一扫下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