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轮椅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2017-6-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轮椅是使病残者得以自理的一种重要康复工具。残疾患者借助轮椅,可以自理生活、料理家务,胜任适当的全日工作,除了作为代步工具外,还可以通过轮椅锻炼身体,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乐趣和信心。
怎样选择合适的轮椅呢?
选择一款合适的轮椅对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对病残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正确评估,由于使用者身高、体重及身体状况的不同,使得轮椅的款式和功能选择上也需不同。
1.座位宽度
测量坐下时臀部的宽度。在坐下以后两边应各有2.5厘米的空隙。座位太窄,上下轮椅比较困难,臀部及大腿会受到压迫;座位太宽则不易坐稳,操纵不方便,双下肢易疲劳,进出大门也困难。
2.座位长度
测量坐下时臀部至的窝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厘米。测量座位的长度非常重要。若座位太短,体重将主要落在坐骨上,易造成局部受压过多;若座位太长会压迫窝部,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并易刺激该部皮肤。
3.座位高度
测量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窝窝的距离,再加4厘米。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5厘米。座位太高,轮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则坐骨承受重量过大。
4.坐垫
为了舒服和防止压疮,轮椅的椅座上应放坐垫。常见的坐垫有泡沫橡胶垫(5~10厘米厚)或凝胶垫。
5.靠背高度
靠背越高,越稳定;靠背越低,上身及上肢的活动范围就越大。选择低靠背时,测量座面至腋窝的距离(一臂或两臂向前平伸),将此结果减10厘米;选择高靠背时,测量座面至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度。
6.扶手高度
坐下时,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加2.5厘米。适当的扶手高度,有助于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平衡,并可使上肢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若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劳;扶手太低,则需要上身前倾才能维持平衡,不仅容易疲劳,也影响呼吸。
如何正确使用轮椅呢?
普通轮椅的结构一般由架、轮(大车轮、小车轮)、刹车装置、椅坐、靠背四部分组成。在选择轮椅时要注意椅坐部分的尺寸是否合适。避免皮肤磨损、擦伤及褥疮。普通轮椅适合的人群:脊髓损伤,下肢伤残,颅脑疾患,年老,体弱,多病者。在选择轮椅时患者至少有一侧上肢功能正常,能比较熟悉的操作轮椅。
使用方法:
1.打开和收起
打开轮椅时,双手分别放在轮椅两边的横杆上(扶手下方),同时向下用力即可打开。收起时先将脚踏板翻起,然后,双手握住坐垫两端,同时向上提拉。
2.残疾本人操作轮椅
向前推时,操纵前先将刹车松开,身体向后坐下,眼看前方,双手向后伸,稍屈肘,双手紧握轮环的后半部分。
推动时,上身前倾,双上肢同时向前推并伸直肘关节,当肘完全伸直后,放开轮环,如此重复进行。
对一侧肢体功能正常,另一侧功能障碍(如偏瘫),或一侧上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以利用健侧上下肢同时操纵轮椅。方法如下:先将健侧脚踏板翻起,健足放在地上,健手握住手轮。推动时,健足在地上向前踏步,与健手配合,将轮椅向前移动。
上斜坡时,保持上身前倾,重心前移。如果上坡时轮椅后倾,很容发生轮椅后翻。
3.轮椅转移:以偏瘫患者为例。
(1)床--轮椅之间转换:椅放在健侧,与床成30-45°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患者健手握住轮椅外侧扶手站起,站稳后以健足为轴缓慢转动身体,使臀部对着椅子缓慢坐下。
(2)轮椅--床之间转移:从健侧靠近床,使轮椅于床之间成30~45°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健手抓住扶手站起,站稳后,向前放到床上,以健足为轴,慢转动身体,然后坐下。
使用轮椅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进出门或遇到障碍物时,勿用轮椅撞门或障碍物。
2、推轮椅时,嘱病人手扶着轮椅扶手,尽量靠后坐,勿向前倾身或自行下车;以免跌倒,必要时加约束带。
3、由于轮椅的前轮较小,在快速行驶时如遇到小障碍物,推轮椅者一定要小心,避免造成轮椅突停而导致轮椅或病人向前倾翻而伤害病人,推轮椅者一定要小心,必要时可采用后拉的方式(因后轮较大,越障碍的能力较强)。
4、推轮椅下坡时要放慢速度,病员的头及背应向后靠并抓紧扶手,以免发生意外。
5、随时注意观察病情;病人如有下肢浮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垫以软枕。
6、应经常检查轮椅,定时加润滑油,保持完好备用,主要还是要细心,定期对轮椅进行体检,切匆粗心大意。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白殿疯病早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