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气怎么回事
2017-7-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岔气属于内伤范畴,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身体气血、脏腑、经络受伤,气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其临床表现以胸部闷胀作痛,痛无定处,疼痛面积较大,尤其是在呼吸,咳嗽以及转侧活动时,因牵制胸部而痛或窜痛,并有呼吸急促,烦闷不安,胸背部牵引作痛。一般外无红肿、压痛等客观体征。由于该病多发病于胸胁部,西医又叫胸胁迸伤或胸肋内伤
发病原因多以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挑抬或搬运重物时,用力过度或不当或突然进气受伤,使气血聚结于胸内,不得消散,阻滞经络运行,不通则痛,而出现疼痛、胀满,严重时可使气血受伤或络脉破裂而咯血,或血留胁下,或积于胸内,若日久失治或治疗不当,常可造成虚痨之症
诊断:一般有明确的病因,发病突然,呼吸时疼痛加重,严重者身体活动受限,疼痛部位面积较大,有的病人自己也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常说“反正就只这一片都痛”,仔细询问则疼痛往往局限于一侧肋骨,触诊时广泛疼痛,但仔细摸有几个地方是疼痛最厉害的,x片肋骨骨质正常
鉴别诊断:
肋骨骨折
,中老年人或者平时骨质疏松的病人,这些病人本身骨质疏松比较严重,一些动作或者外力很容易导致骨折,很多在普通人身上感觉不可能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往往都能发生,排除也简单,胸部正侧位x片,不能排除的拍胸部ct
带状疱疹。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主要特点是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这是典型的表现,临床上很多不典型,或早期的,先有神经症状,还不是烧灼痛、刀割痛,就表现个呼吸痛,也是肋部,或者只有个别疱疹病人却不知道,病人自己主观告你岔气了,有岔气的症状,容易把大夫带到歪道上去。特别是治疗了一次两次效果不明显特别要考虑。
针灸
1、支沟(同侧)。
支沟是三焦经的经穴,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
上边这段文字是汉代华佗所写《中藏经》中的一段话,针刺支沟穴可以调节三焦经气,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2、阿是穴,
针刺局部,经络气血拥塞不通的地方,疏经通络,通则不痛。
手法
1、
患者坐于凳子上,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掌面沿肋骨走向擦搓。在擦搓前先涂冬青膏,以增加疗效和预防擦搓时损伤皮肤。
2、
深呼吸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作缓慢深长呼吸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3、提推法
患者站立,双足与双肩等宽,术者站在患者健侧,以岔气在右为例,术者站在左侧,用右臂自背后抱住胸部,手掌扶在患者右腋下,将患者左上肢搭放在术者肩背上,术者左手握其手腕,用力将患者提起,倾斜于术者左侧,然后把患者抛起,当患者落地站稳时,再用双手掌推按患者左胁下,并令患者用力咳嗽两声,亦可宣通胸腔郁闭之气
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灵活反应,增强力量。
2、活动轻柔,剧烈活动要热身,老年人或平时体育运动少的,日常活动轻柔,不要强努干活,量力而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