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劝导悉心治疗,脊髓损伤的小伙终于站
2018-3-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年多了,我又站起来了!”3月7日,不同于往日的冷漠,26岁的小孙(化名)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兴奋地喊道。
这是小孙自1月6医院康复科两个月来的第一次站床训练,也是他开始第二次人生的启程。
小伙遭遇意外脊髓损伤伴四肢瘫
他的自卑、他的消沉源自去年2月17日一场意外。
当天,小孙因高处医院ICU抢救,由于颈3脊髓损伤严重影响呼吸,他进行了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次意外也造成了颈部以下的四肢截瘫,能自主呼吸后,他医院的干细胞移植术,医院多方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最后,小孙辗转医院康复科,入院诊断依然是C3脊髓损伤伴四肢瘫。
耐心劝劝说、悉心治疗助其站立
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治疗失败打击,刚开始在医护人员的眼里,他是消极、自暴自弃的,他对治疗是抵触的,不愿意配合治疗,拒绝康复训练。
经过毛芝芳主任、医生、康复师耐心细致的劝说及治疗,一例一例成功康复的案例摆在眼前,还有护士们日复一日的精心护理,嘘寒问暖,甚至为了解决他卧床洗头的难题,护士长特意从淘宝上淘来了专用卧床洗头器具,看他头发长了又自己贴钱请了理发师来替他理发,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他的态度也慢慢的转变,康复训练项目也自愿主动的逐渐增加着,从卧位到坐位的转换,床到轮椅的转移,坐位平衡训练。与此同时,医生和康复师还对他进行脊髓损伤节段的理疗,加强躯干肌的刺激,降低四肢的肌痉挛状态,训练他对肢体的控制能力,护士为他开展间歇性导尿,训练排尿功能,摆脱尿袋生活。
3月7日,在医师、康复治疗师和护士的共同帮助下,小孙转移至站立床,成功站起来了。
对于他来说,他等待这一天太久。小孙的家人也等这一天也太久。
从这一天开始,他开启了二次全新人生,在康复医护和康复师的帮助下,他的计划是先能站,再能走,能自己进食,每天进步一点点,尽早回归社会。
有一部电影《阿甘正传》,说的是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小镇男孩阿甘自强不息,最终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如今的小孙就有些类似阿甘,我们相信只要他努力,在三院康复科医护和治疗师的帮助下,他的计划一定能实现。
这不,他的第一步“站起来”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康复科简介
医院(医院)康复科成立于年。
现有医务人员39人,其中医生7人,治疗师19人,护士13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市级名医一名,省医坛新秀一名。
毛福荣,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衢州市名医,
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毛芝芳,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医坛新秀。
经过12年的发展,我院康复科在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病损康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浙西地区具有较大的知名度。
省市领导多次视察我院康复科
康复训练中心开设有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与精神康复治疗、吞咽治疗及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项目。大型的仪器设备有表面肌电评估系统、诱发电位评估系统、脑电图、平衡评估训练仪、减重步态训练系统、言语评估训练系统、心理与认知评估训练、吞咽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功能重建工作站、多功能损伤治疗仪、多功能生物反馈治疗仪及各种理疗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