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重返社会钦州市第二人民医

2021-6-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而出现以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和自主神经等功能障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脊髓损伤患者的平均年龄约为38岁。受伤时,63%的患者是就业者,但受伤10年后,68.3%的截瘫患者和73.6%的四肢瘫患者成为了失业者。在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损伤所带来的截瘫和四肢瘫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2月4日,钦州市残联负责人吴永棠带领重建班学员医院康复医学科二区学习康复训练技巧,来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主要以脊髓损伤者为主。我院康复医学科二区副主任辛振刚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和康复医学科一区副主任周元成一道为重建班学员进行现场授课,介绍康复训练技巧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并现场指导学员们的康复训练技巧。

(活动现场)

(康复医学科二区副主任辛振刚在指导患者复健)

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为其实行一对一针对性治疗和训练,主要以训练患者的床垫上运动、床上翻身、转移、轮椅与地面间转移等为主,重点帮助患者掌握生活必备技能,具备自理能力。

(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向患者讲解康复注意事项)

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绝大部分都存在四肢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双下肢为主,加强训练上肢的同时,选择轮椅是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轮椅处方的制定需要了解轮椅的样式及优缺点。每种轮椅样式都有着不同的规格和可选择的附件,理想的轮椅对患者在转移、走动距离和处理不同的路面等方面的独立水平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决定轮椅处方时,需要整个康复技术小组的介入。

(患者在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在轮椅上的康复目标是能独立完成轮椅与床之间、轮椅与厕所之间、与淋浴间之间、与地板之间及与轿车之间的转移,完全卧倒和重新爬起训练,轮椅通过障碍物训练,轮椅翘轮训练,大轮平衡训练,上、下阶梯训练,坠床及轮椅意外摔倒措施。

在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康复程序中包括对患者家庭环境的评估和患者在此环境中功能能力的评估,这部分工作通常由社会工作者去完成。

(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尽管先进的医疗救助和治疗能让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长,但严重残疾所带来的心理、社会和经济压力依然能让患者产生巨大的身心负担。医院康复医学科二区所开展的PNF技术(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能帮助患者上肢完全正常,肋间肌部分或全部正常,因而呼吸功能基本正常,躯干部分瘫痪,双下肢完全瘫痪。此类患者生活完全能自理,能独立使用标准轮椅和完成转移动作,能进行一般的家务劳动,可从事坐位的工作。

(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康复知识讲座)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们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使残疾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归社会。(文/康复医学科二区梁志萍)

温馨提示

我院现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1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