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行硬膜切开与脊髓切开对神经功能

2021-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可导致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常伴随终生的慢性疼痛。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治疗策略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元和神经环路。损伤后硬膜限制脊髓肿胀,导致椎管内压力(ISP)升高。ISP增加导致挫伤脊髓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和不均匀灌注,从而加重氧化应激和继发性损伤。目前的外科实践是在损伤后24小时内进行椎板切除、骨性减压、畸形复位和脊柱稳定。为了有效降低脊髓损伤后急性升高的ISP,需要打开脊髓硬膜(硬膜切开术)。另外,可打开脊髓的软膜(脊髓切开术),对坏死损伤核心进行温和的清创,这些方面研究比较匮乏。本报告旨在探究单纯硬膜切开术与硬膜切开术加脊髓切开术对中度脊髓损伤啮齿动物模型继发性组织丢失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试验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损伤后硬膜切开组、损伤后硬膜切开联合脊髓切开组。在大鼠T8节段构建脊髓挫伤模型,在造模前后、减压后分别测硬膜下压力和髓内压力ISP。将一块自体脂肪放在敞开的硬膜处以期减少炎症反应和起到部分封闭硬膜作用。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感觉功能。

A图显示不同距离损伤部位的含水量情况,反应脊髓水肿程度,

B图显示不同状态的ISP情况,损伤时最高,硬膜减压次之,硬膜减压联合软膜切开减压更低

对保留神经组织的组织学分析显示,与脊髓损伤组相比,硬膜切开术加脊髓切开术总的神经组织保留量显著增加(p0.),而与单纯硬脑膜切开术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剩余灰质的分析显示,与单纯创伤性脊髓损伤相比,单纯硬膜切开术和硬膜切开术加脊髓切开术的灰质显著增加(p0.01)。对剩余白质束的分析显示,硬脑膜加脊髓切开术相比硬脑膜明切开显增加存留。

此图显示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SCI后,硬膜切开联合软膜切开神经元存活数量最多

此图显示大鼠神经功能情况。A图反映单纯硬膜切开术比硬膜切开术联合脊髓切开术的膀胱反射恢复更早,B反映出与单纯硬膜切开术相比,硬膜切开术加脊髓切开术的动物运动恢复速度更快。5周后,硬膜切开术加脊髓切开术治疗的动物表现优于脊髓损伤对照组(p0.05)。,C图反映采用爬梯试验检测感觉诱发的后肢运动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硬膜切开术导致爬梯行走的错误率总体上显著降低,D图反映感觉功能。VonFrey测试是为了确定减压相关的痛觉改变,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硬膜切开术和脊髓切开术有助于组织保留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在未来,需要开发识别脊髓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能从哪种手术中获益。

KhaingZZ,CatesLN,DeweesDM,HydeJE,GaingA,BirjandianZ,HofstetterCP.EffectofDurotomyversusMyelotomyonTissueSparingandFunctionalOu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2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