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护理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害部位以下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丧失,导致患者受伤部位以下的脊髓神经所支配的身体部位出现功能丧失、感觉和运动障碍、反射消失、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丧失。通常将涉及两下肢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四肢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影响者称为四肢瘫。

“车轮子底下开始的”

从急救现场开始,一旦怀疑或确诊有脊髓损伤,要立即送往就近的并医院及时救治,转运中要对患者先进行制动稳定,不要强行改变患者体位,搬运患者至少要有3人以上参与,避免移动过程中损伤脊髓或加重脊髓损伤程度,切忌一人抱腿一人抱肩或一人背送的方式转送患者。转送前要对患者进行固定,特别注意要固定好头、颈、腰,并用毛巾填充平板与患者背部之间的空隙,以免搬送过程中的移动。

当对患者进行了可靠的制动固定后,要尽快将患者转移到就近医院就治,争取伤后6h,最晚在伤后24h之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转送患者时使用平整的木板或担架。

康复护理

1、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2、每天温水擦洗皮肤1次,每周温水浴1~2次,洗后擦干。经常更换床单、保持床单的平整、干净、柔软、干燥,以减轻对皮肤的摩擦。

3、翻身时必须稳妥地托住患者再移动。上下身沿身体轴线翻动,防止出现脊柱扭转。定期让患者处于俯卧位,使髋关节处于伸展位,以防止髋关节屈曲挛缩,动作要稳妥、轻柔,不要将患者在床上拖动,防止皮肤摩擦。

4、指导患者摄入高纤维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多饮水,并进行排便功能的训练,以减少便秘和大便失禁发生的次数,经正确的护理患者能够建立排便护理的技术,自行管理两便排泄。

5、长期卧床的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引发骨质疏松症,有效的预防办法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倾斜台及支架,让患者直立,使其肢体受力负重,可以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改善。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病情许可下,应尽可能早地让患者从平卧位转向半卧位或坐位,直至站立训练。可以从站立床开始,倾斜度开始为30。,每天2次,每次15min。以无头晕等低血压症状为度,循序渐进增加倾斜度和站立时间。站立床适合C5~T12损伤的患者。

心理护理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如何调整脊髓损伤后的心理变化,如何树立信心战胜病魔。护士应教育、培养患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患者能主动配合医生、康复治疗师进行持续的康复训练,以保持康复疗效,尽最大能力完成生活的自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11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