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创伤骨科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与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是当今创伤外科、显微外科和生物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据相关机构统计,全世界每年约超过1百万人会遭遇周围神经损害,多由横断伤、烧伤或者变性疾病等所致。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病理过程复杂,神经再生速度缓慢,再生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神经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退化变性等多种因素,均制约着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

  近日,骨科51网专访了第二医院创伤骨科的主任医师、国际神经修复学会首届理事张少成教授,就创伤骨科中存在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等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交流。

骨科51网:手术外科和显微外科可以说是一个微小却富有挑战的领域,在您40多年的诊治生涯中,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和感受?

  张少成: 实际上,分得这么细是近十几年的事。原来在七、八十年代,骨科医院,像积水潭,才会分的比较细,医院,就统称为骨科,只是医生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更加侧重一些。我做手外科、显微外科,主要因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伤、交通伤突然大量增加,断指、断肢等创伤特别多,医院、医院去学习过,重点学习做这些。

  特别的记忆和感受,其实有很多。原来大拇指缺损了,通常的做法是把这剩下的一截拿掉,去搬一个第二脚趾或第一脚趾上来,移植再造。后来发现,这样做蛮可惜的,我就想了个办法:从大脚趾上拿一点,把残留断指的皮反翻过来,凑在一起,再造一个拇指,外观还很好看。这里就要提到我的第一例病人,叫黄德昌,医院后面电缆厂的一个工人。工作中电缆把大拇指绞掉了,送到我这里,我就按这个办法对他的手指进行再造,手术很成功。可是差不多一年以后,工厂来人来找我反映,说他们厂有个叫黄德昌的工人,老骗病假,不来上班,撒谎说大拇指弄掉了,但好几个人看到他大拇指在的,完好无缺。这说明这种手术方法,患者断肢的外观非常漂亮,一般看不出来。

骨科51网:年,您参与创建我国手外科学组、学会,并历任一、二、三届中华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在您看来,手外科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

  

  张少成: 事实上,发展情况不太尽如人意。我们那个时候,大家对手外科的热情真的很高,我曾经连续一个礼拜,除了偶尔打盹,就一直在做手术和看病,一上台经常就是10多个小时。我最长的一台手术,连续做了13个小时,接了5个手指头。那时我到老楼,手术室外面、门口,到处都是纱布临时包着的病人,常常会有7、8个人的在等着做手术。我在手术室里根本出不来,一直在那里做,一台接一台。医院,就这种情况很少了。

骨科51网:对我们而言,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灵巧又很脆弱,如果受到损伤,治疗中存在哪些困难?

  张少成: 复杂的手外伤,治疗的困难有很多。像脱套伤,处理起来很困难。手外伤其实不是神经。你讲的意思,其实是掉下来的组织修复再植的问题,这个是时限性很强的。它和掉下来的组织大小、组织含量、外界温度、保存方法等直接相关。如果组织含量越多,外界温度越高,那保存的时间就越短。多年以前有位湖州的病人,为了让我给他做再植,隐瞒了断肢的保存时间,已经放了7、8个小时的断指,却告诉我刚掉下来1小时。当时手术中接的很好,但是过了两天组织就变性坏死了。所以,时限是非常重要的。

骨科51网:对我们而言,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灵巧又很脆弱,如果受到损伤,治疗中存在哪些困难?

  张少成: 周围神经的修复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做的很多了,现在基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中枢神经,像脑组织、脊髓等的修复确实是个大问题。中枢神经的修复,首先要看损伤的细胞是不是已经完全坏死,如果是脊髓,是不是百分百解剖学上的横断。如果说脑细胞彻底坏死了,或者脊髓百分之百横断了,那么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真正能把这类神经损伤治愈的方法。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科研投入的增加,现在研究这类治疗方法的专家越来越多,想法和思路也很多。

骨科51网:对我们而言,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灵巧又很脆弱,如果受到损伤,治疗中存在哪些困难?

  张少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老调重弹。第一,必须熟悉解剖学,第二,术前一定要做好仔细充分的准备,第三,手术当中的操作,每一步都要非常规范。

  比如像我刚做了个桡神经损伤的病人,他的钢板是往里插进去,而不是切开的,但神经是斜着走的,直的往里插不就是把神经挤住了吗?

骨科51网:由您首创的“神经束间吻接治疗痛性神经瘤及多项神经移位新技术”已被国际知名教科书和杂志肯定和引用,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该技术在手术应用中有哪些优势?

  张少成: 不是优势,这个应该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比如完全性脊柱陈旧损伤,如果去松解两侧从上边下来的神经根,改善的效果十分有限。除此之外,再想重建功能,就是用这个办法:跳过断掉、坏掉的节段,用周围神经去接周围神经。所谓的“束间植入吻合”,上边的神经下来,接一个神经都不够,只能接一个神经中的某一、两个神经束,这样量就差不多了。这一两个的神经束,它所能恢复、重建的功能很小,但它是集中力量去办那一点事,就能恢复一点功能。

  此外,对于高位的脊髓损伤,特别是筋挛性的,肌张力很强。我的方法是,还让它动,给接进来的神经一个信号。虽然肌力不够,但只要训练好了,使它的病理收缩和生理收缩趋于同步,力量也就够了。当然,这需要一个很正规、合理的康复训练。

  举个例子。像有些病人,截瘫在胸十,感觉停留到肚脐那里,我就把上边的肋间神经,和支配阴部的神经接起来,很简单,在肉外边接起来就可以,这个可以恢复70%以上,对于生活条件好的、要求高的病人来说,很宝贵。

骨科51网: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的传播,我们了解到,您曾主编、参编十余部临床医学专著,将您的诸多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分享于世,为许许多多年轻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对于年轻临床医生的专业成长,您有哪些建议?

  张少成: 医生和别的职业不同,首先医德一定要好,这是最主要的。至于技术传播,对我来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习,我都乐意跟他们分享,把我所知道的告诉大家。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医学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举个例子,76年唐山地震,我当时正好回家探亲。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真的很难想象当时的伤员多到什么程度。我连续三天基本没有吃饭和休息,在医院里帮着处理伤口和骨折,可是一个人能绑多少呢!在这种大型灾难面前,你就能体会到医生是不够的。

  新的技术、新的知识传播出去,我希望有更多的医生投入其中。常规的东西大家都会做,但在常规领域做了很多,和在难题上做一点改进,一个是锦上添花,一个是雪中送炭,性质不一样。

专家名片

  张少成,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骨外科专业工作三十余年,骨科专业知识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全面、纯熟,特别在骨坏死、骨缺损的治疗、骨关节损伤、严重创伤的修复重建、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手外科,以及断肢再植、手指再造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为脊髓损伤治疗和神经功能重建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首先提出了选择性神经束间吻接法平衡肌张力重建痉挛性瘫痪的反射和协同肌运动功能的新理论。

  年参与创建我国手外科学组、学会,历任一、二、三届中华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现担任上海市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等职。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他首创的神经束间吻接治疗痛性神经瘤及多项神经移位新技术已被国际知名教科书和杂志肯定和引用。主、参编学术著作16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11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