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一例犬严重椎间盘脱出病例的中

2016-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引言

犬椎间盘脱出是指背侧纤维环完全断裂,髓核大量脱出进入椎管,挫伤或压迫脊髓,并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性缺损。比椎间盘凸出发病更急病情更加严重,对动物生命危害更大,治愈的可能性更低。该病的发生与椎间盘软骨样变性相关,多见于小型青年软骨营养发育不良性品种犬,且呈急性发作。临床中最间盘脱出病例多表现为后肢瘫痪,无自主排便和排尿,为宠物主人的护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该病例为一例椎间盘脱出严重病例,其神经功能缺损评级为5级。并且自瘫痪症状发生已超过48小时。对于这种严重椎间盘脱出病例在临床中很难治愈。

1.病例基本资料

患犬为混血犬,雄性已绝育,年龄8岁。于年1月26日就诊。主诉7医院,诊断为后肢运动障碍。给予甾体类抗炎药保守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双后肢深部痛觉消失,遂转诊到该院。

2.临床检查

2.1体格检查

精神状态沉郁。后肢截瘫,无运动能力。可视黏膜颜色红润、心率98。胸腰部触诊无明显疼痛反应。双后肢本体感受消失,肌张力增加,深部痛觉消失,膝跳反射正常,胫前肌反射正常。L1后皮肌反射消失,肛门反射正常。前肢神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功能缺损评级为5级。

2.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异常。

2.3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矢状面可见T13-L1,L1-2椎间盘呈T2W1低信号,T1WI低信号,提示椎间盘脱水变性。同时纤维环破裂,髓核物质向脊髓腹侧脱出,压迫脊髓,椎管占位约为50%。压迫部位脊髓可见T2WI不均匀高信号,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提示椎间盘压迫继发脊髓炎。同时T6-T10之间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膨出,提示为多发性椎间盘病。横断面T2W1中同样可见T13-L1,L1-2椎间盘髓核物质脱出进入椎管内,为脊髓左腹侧压迫,引起脑脊液脊髓炎症伴有回流受阻。

图1.矢状面,椎间盘T2W1呈低信号,↘所指为椎间盘脱出压迫脊髓。图2.矢状面,T13-L1椎间盘T1W1呈低信号,↘所指为椎间盘脱出压迫脊髓。图3.为横断面椎间盘T1W1呈低信号,压迫脊髓。A:T13-L1之间椎间盘脱出。B:L1-L2之间椎间盘脱出,显示右腹侧压迫。

2.4诊断结果

T13-L1,L1-2椎间盘脱出,继发脊髓炎。

2.5中医辨证

邪气阻滞经络,筋骨失养。

2.6治疗方案

该犬临床评级为5级瘫痪,为增加其治愈可能,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实施半椎扳切除术,结合传统兽医学针灸中药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

2.6.1手术治疗

2.6.1.1术前准备

术前血常规、生化、C反应蛋白。俯卧保定,术部大面积备皮消毒。

2.6.1.2麻前用药

阿托品(0.03mg/kg,SQ),头孢噻呋钠(5mg/kg,iv.ggt.),止血敏(5mg/kg,SQ),立芷血(注射用血凝酶,IU/kg),布托啡诺(0.2mg/kg)。

2.6.1.3麻醉用药

丙泊酚诱导麻醉(3~8mg/kg),气管插管,异氟烷维持麻醉,麻醉量以动物反应调节。氧流量(1.5)

2.6.1.4手术方法

由T13棘突前至L2棘突后,做背侧正中线切口。剥离附着于背侧棘突、椎板、关节面和椎弓外侧的轴上肌,充分暴露T13-L2之间的椎体部分。用高速骨钻切出长宽约为1.5cm的开口,暴露脊髓。用咬骨钳,骨钳切除T13-L1,L1-L2之间右侧椎板和关节突,暴露脊髓和椎间盘,取出脱出髓核和破裂的纤维环,解除其对脊髓的压迫。手术过程中滴注头孢噻呋钠预防术中感染。由于术中椎静脉窦易出血,术中给予立芷血(IU/kg)减少失血。

2.6.1.5术后护理

术后给予甲泼尼松龙(30mg/kg,SID,连续2天),头孢噻呋钠(5mg/kg,SID,连续5天)、保持动物清洁、干燥。每天人工挤压膀胱3~4次。直至能自主排尿。

2.6.2传统兽医学治疗

2.6.2.1针灸治疗

电针针刺后六缝穴,后三里,百会,膀胱俞,肾俞。隔天1次,每次25分钟,频率2Hz,强度以动物适度反应为准。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直至深部痛觉出现。

2.6.2.2中药治疗

口服快元(1天1片)。直至能自主站立行走。其主要成分为(山楂子、三菱、莪术,水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2.7治疗结果

治疗后第11天,能自主排便排尿。但后肢仍不能站立。治疗第31天,左后肢能自主运动,深部痛觉恢复。治疗第37天,情况好转,神经缺损评分为3-4级瘫痪。治疗后46天,双后肢可自主运动,但肌张力较差,仍无法自行站立。治疗第55天,精神状态良好,偶尔能站立。治疗第60天,可自行站立。治疗第64天运动功能基本恢复,可自行站立行走。

3.总结与讨论

3.1中西医结合兽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西医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结合,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是通过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从两种不同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变,又综合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单单是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好的疗效。根据病症病情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例如目前在临床中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除神经学检查和X光射线检查外,还需要进行MRI检查,精确病变部位和初步定性,并以西医理论确定病名。通过中医辨证对动物整体状态评估,判断疾病性质和程度。在治疗过程中有选择的选择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案。如诊断为椎间盘脱出病例,采取西医手术解除物理压迫,使用甾体类抗炎药控制炎症反应,结合中医辨证调节气血,促进微循环,调动机体自身机能,调节内环境稳态,促进神经元恢复。

3.2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椎间盘脱出的疗效

西医对于椎间盘脱出症临床神经损伤评级4~5级的病例,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开窗减压治疗其预后效果都不甚理想。但传统兽医学对于类似5级瘫痪治愈的病例不在少数,其临床治愈率为44.44%[7]。通过电针治疗及穴位注射可使局部脊髓血流量增加[4][7],促进机体释放相关神经因子修复神经,从而使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临床症状减轻。经检查该病例椎间盘脱出脊髓受压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并伴发脊髓炎。经西医药物保守治疗无效,且瘫痪超过48小时,即使立即手术其预后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该病例临床症状表现神经损伤严重,评级5级。又该犬为老年犬,新陈代谢率下降,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差。通过手术解除物理压迫后结合中兽医针药治疗可能是该病例能恢复神经功能的重要原因。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对5级瘫痪病例单纯性实施中兽医治疗预后良好的有效率约占50%-60%,通过西医手术治疗其预后良好的有效率占50%(如果手术不能在瘫痪48小时内进行,则有效率下降到5%)[12]。可推测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治愈几率,尽管对其效果考量需进行更严谨的实验来佐证,但中西结合的疗法仍是临床中最优方案,使病患治愈率增加。

作者简介:

李新蕊

简介: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现就职于宠福医院。

相关阅读《猫纤维软骨栓塞性后肢瘫痪的中药针灸诊疗病例》

↓↓↓









































广西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hl/4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