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备用
2017-7-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不得当就会引发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由于运动所致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其发生与运动项目、动作、运动能力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据资料统计,25.82%的人最容易伤到膝关节,20.64%的人脚踝部容易受伤,17.76%的人会伤到腰部,大腿、臀部的受伤比例为8.9%,肩部的为8.44%,小腿占到了8.2%。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又各有其不同的创伤多发部位,比如篮球运动最易伤膝、踝;瑜伽、体操易伤腰、肩、膝、腕;跳跃性较强的运动易伤大腿后群肌肉;练力量易伤肩、肘、腰。
运动锻炼的强度,关乎到能量的消耗和神经的负担,在训练后一定要注意恢复方面。
总的说来,运动锻炼后在营养充分和休息良好的情况下,机体恢复到90%需要18小时,完全恢复需要72小时。那么,机体如何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呢?
恢复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消极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是指一般的静止休息、睡眠等。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占优势,能量物质的合成过程也占优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被利用或被排除,疲劳得到清除,肌肉的恢复和增长在睡眠中发生。因此,运动锻炼后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
积极性恢复是指用转换活动内容的方法进行恢复,如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物理和机械的放松与按摩、适当补充维生素、心理放松等。
运动锻炼后的整理活动,有助于人体由激烈的活动状态转入正常的安静状态,使静脉血尽快回流心脏,加快整个机体的恢复,防止出现急性脑贫血、血压降低等不良现象。整理活动包括深呼吸和较缓和的活动,如慢跑、四肢放松摆动等。
运动锻炼后进行相互按摩和自我按摩,可使肌肉中的乳酸尽快排出或转化,促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按摩一般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内或晚上睡觉时进行。按摩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叩打,再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按摩要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即从小脚、大腿到腰背,从手、小臂、上臂到胸部,也可采用电动按摩或水力按摩。
运动锻炼结束20分钟后,最好洗个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0-40摄氏度。温水浴不仅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有镇静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排除体内废物,消除肌肉紧张,减轻酸痛感,加快机体的恢复。
在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锻炼时,能量消耗大。因此,训练后要适当加强饮食营养,补充维生素。另外,如果只注重蛋白质的摄取,忽视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则机体不能获得足够的能源物质。因此,运动锻炼后的饮食调节十分重要。
大强度训练时,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处于长时间的紧张工作状况,会使神经系统十分疲劳。因此,训练后宜采用气功或形式放松,结合进行轻松愉快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消除心理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急性运动损伤处理原则,PRICE原则
推荐以下运动中损伤的治疗方法,各位热爱运动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1.擦伤
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肌肉拉伤
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3.挫伤
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4.扭伤
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a.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b.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5.脱臼
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医院。
6.骨折
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医院处理。
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只要掌握了,就可以把受伤几率降到最低。
1.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年轻人可选择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中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2.动作要规范
调查显示,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占35.6%,排在损伤原因的第一位。在运动健身时要注重身体基本素质锻炼,足够强的肌肉力量、良好的耐受性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本保证。
3.选择合适场地
调查显示,16.98%的运动损伤与场地不合格有关。
4.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27.8%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运动前可做伸展练习。
5.及时补充电解质
运动时会大量出汗,电解质也会随汗液排除。及时补充可预防肌肉抽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喝运动饮料。
如发生损伤,则应立刻停止运动,在患部敷上冰袋,20分钟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好,把患处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解决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造成的损伤-纠正运动方式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造成的损伤-矫正姿态治疗骨科疾病-防止复发骨科术后康复-防止残疾基于运动功能健康的高端客户-健康管理长按识别鍖椾含涓鍖婚櫌鏇濆厜鐧界櫆椋庣殑涓尰娌荤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