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重视脊髓损伤的康复

202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0126/5212240.html
今天早上临床教学查房,发现大家对脊髓损伤(SCI)很感兴趣,也有许多临床、康复的疑惑,我想利用空余休息时间给大家学习一下,或者探讨一下,如果打扰到的请见谅。脊髓损伤SCI说起来,我们神经科或者脑病医务工作者不陌生,这个疾病是“飞来横祸”,翻阅文献和资料,可以说在上世纪30-40年往前的多年的记载中,这个“横祸”与“death”是同义的,看着自己死亡,犹如“渐冻人”。就连美国总统JamesA.Garfield枪伤截瘫没有活过3个月,带来曙光的恰恰是“康复”治疗。美国和英国的神经外科医生在二战时期引入的康复综合干预,使人类的这个死亡魔影逐渐消退。他们的方法一方面是功能训练,另一方面是积极处理因损伤带来的各种系统或者脏器的并发症。到今天我们的“AI”才有所或者即将突破。在“AI”成熟过程中,欧美国家成熟的SCI医疗示范中心(其实医院)为SCI患者从急性期到恢复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今天我们查房的临床方案基本雷同于以康复、护理为主的综合方案。要让患者满意,康复、护理工作精准到位,熟练掌握脊髓的解剖、损伤力学及疾病发展的历程很重要。由于人体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锥体发育成长远远快于脊髓,所以锥体阶段排列数字与脊髓节段不是一一对应和“手拉手”。我们腰穿的原理就是这个。脊髓“蝴蝶”型的灰质和围绕其周围的白质与大脑完全相反。灰质后角为感觉神经元胞体,前角为运动神经元胞体聚集。“甜瓜肉”型的白质有后索为感觉神经元的轴突或者纤维,前索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或者纤维。但是白质还有侧索,这里面就复杂了,由上面来的和下面来的各种纤维,最重要的是“皮质脊髓束”和“脊髓小脑束”,直接与运动的出现及精准有关,其实就是与肌力和肌张力有关。当然还有脊髓丘脑束等。侧索中有中央来的损害就是UMN,前索或者前角损害就是LMN。另外很麻烦的还有一个解剖位置就是灰质的前角和后角之间,“蝴蝶”腰部的“侧角”损害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大小便、呼吸困难、消化功能减退,心脏功能下降、皮肤功能障碍等等。刚才说的基本是脊髓的实质解剖。脊髓的血液供应有三个来源,一是脊髓后动脉(2条),第二是脊髓前动脉(1条),第三是根动脉(冠状位的环形)(主动脉直接发出的,央企,中央直管)。我们看看SCI发生后多为机械损伤,脊髓被锥体挤压或者“切断”,几秒后出现脊髓的血管供血的脉管系统短裂,脊髓出现渗血、灰质、白质变形肿胀,凝血因子和血管活性胺因子的大量释放,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加重,血栓加速形成,神经元的过氧化加剧,自由基大量产生,毒性神经递质产生,神经元4分钟内加剧死亡。这时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去处理死亡的神经元,尤其处理死亡细胞释放的溶酶体等,溶酶体会加剧自由基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巨噬细胞吞咽神经元尸体(细胞碎片),白质在伤后三周内脱髓鞘。这些机理是我们临床医生和康复医生在早期遏制疾病的依据。当然这是脊髓的损伤,往往也少不了锥体的损伤,导致锥体的稳定性受到挑战。锥体的压缩、碎裂等多种形式的骨折对于脊髓的损害是有害因素。SCI还有非外伤性,常见的为肿瘤、感染、血管因素、退化性等因素,比外伤性SCI来说恢复快、预后好,多为截瘫,很少有四肢瘫。外伤性SCI患者的预后与年龄的关系比较肯定。四肢瘫的有大数据研究1年后20-30%的转好率,转变的时间节点多在3个月内,很少有3个月以上。这个期间家属及患者期待化学药品及干细胞治疗,结果不令人兴奋。看来营养、心理及康复是有利因素。住院患者期望下床,护士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非常重要,家属、医生、护士、陪护的心理疏导很必要。家庭的经济支持和医保支持更必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家属脊髓损伤再教育,许多家属对SCI一点都不了解,首先震惊于损伤现状缓不过神来,一头雾水。我们医生的SCI的知识信息的传递很重要。其次是康复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评估功能障碍的基础,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进行功能位、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残存功能的维持保留和开发,当然前提是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到轮椅等辅具的掌握适应训练,配合护士进行的并发症的防治及ADL的恢复,时间和耐心是核心。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护理工作,即并发症的防治。首当其冲是呼吸系统的肺不张、肺炎、呼吸衰竭、胸膜炎和肺栓塞,大数据显示1年内的死亡为37%,一年后21%,其中四肢瘫的呼吸衰竭患者高达74%,C5以上损伤为95%。当然最常见的是肺不张,引起反复的肺炎、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处理策略就是肺扩张和分泌物的引流、排出。具体措施就是正压通气、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动(背心、床)、支气管镜、雾化、化痰、抗炎等。对于C5以下损害没有膈神经损伤的还可以进行膈神经和膈肌起搏处理。排第二的并发症是静脉血栓栓塞(VTE),原因三个,静脉循环血流减缓淤滞(下肢瘫痪肌肉泵的功能几乎为0)、血液高凝状态(SCI损伤血管后释放凝血因子多有关)、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创伤有关)。如果医生护士没有采取对应措施,VTE的发生率为50-70%,尤其是疾病的7-10天发生DVT(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最高。VTE除过DVT之外,PE(肺栓塞)也不能忽视,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时不要忘记PE。VET的治疗目前全球很重视,治疗也基本标准化,怎么做,就是疾病2周内的下肢远端气囊加压和持续使用8-12周的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如果疗效不明显就要使用滤网(有血栓形成且抗凝无效时或者抗凝治疗有禁忌症使用),使用滤网后再无血栓,要求在8-12周内取出。没有禁忌症无效的可以持续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于SCI患者长期卧床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直线上升,尤其是无症状冠心病的发生率是很潜在的,很容易忽视的并发症。年龄因素、加强营养的因素及不能自主运动的因素是成因。医生、康复医生及护士早期进行适当的心脏及血管康复、护理措施非常必要。我们知道人体运动时候交感神经在管,安静时刻副交感神经在管理,当发生SCI时心率、排尿、排便、血压、体温、胃肠等均会发生异常。护理、康复人员的早检查、早防控、早干预也不能忽视。SCI后存在骨的代谢失去平衡,导致骨质疏松并发症,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的风险。我们医生、护理和康复也不能忽视,站立架站立、适当活动,服用抗骨重吸收的双磷酸盐、维生素D的补充等。还有压疮、疼痛及泌尿系统的神经源性膀胱、痉挛等等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总之SCI能够导致很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减退,尽管目前还没有治愈SCI的方法,但是并发症防与管是有很大成果的。尤其康复和护理、家人照料、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0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