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颅脑损伤的康复

2021-12-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作用下所致的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造成颅脑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根据暴力作用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损伤(暴力直接作用于颅脑)和间接损伤(暴力作用在远离头部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后传递到颅脑)两种。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一般分为早期康复(一级康复)、恢复期康复(二级康复)和后期康复(三级康复)三个阶段,或称三级康复。

1.早期康复:一般是在神经外科病房中进行,以床边康复治疗为主;2.恢复期康复:一般是指患者在经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短时间不再需要神经外科特殊处理时,又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时,由神经外医院进行康复的阶段,一般在外伤后第2、3个月;3.后期康复:指患者在经过康复中心规范的康复治疗后,转入到社区或家庭,一般在颅脑外伤后的第4个月至12个月内,社区康复应该属于这一阶段。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的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肢体瘫痪。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认知、言语、行为、心理和大脑综合功能等的康复。

功能训练的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运动功能的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再就业前的训练。

运动功能的训练

训练目的:进一步改善步态和肢体协调性、平衡功能的训练。

其主要内容包括:瘫痪肢体肌肉力量训练和抗痉挛练习等。

●恢复与增强肌力练习:

颅脑损伤后对肌力的影响,可以是肌肉痉挛或是肌力减弱,甚至软瘫,也可表现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不协调。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1.当肌力0~1级时:采用被动运动、按摩和低频直流电刺激,以增加瘫痪肌肉部位的血供,减缓肌肉的萎缩。指导患者同时努力去主动屈伸健侧与患侧的同一关节。2.当肌力1~2级时:在上述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这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是运用敏感的电子仪器,引出主动收缩时肌肉的肌电电流,加以放大并转化为一些能被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光、声音、颜色的信号。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法在上述肌电生物反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低频直流脉冲电流,可刺激肌肉收缩,带动关节的活动。3.当肌力3级时:由于存在病态的联合反应或协同反应,当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时,常常被拮抗肌所抑制或抵消。故这时仍需继续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法,既能较好地增强肌力,同时又训练了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的功能。4.当肌力达到4级时:主要依靠肌肉的主动收缩练习来增强肌力,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或等速收缩练习等。

●抗痉挛练习:

颅脑损伤后严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肌肉痉挛持续的痉挛易造成患者的过度疲劳,影响功能康复的进行。抗痉挛的原则是放松,方法有放松练习和协调训练、药物等。放松练习的基本方法是在舒适稳定的姿位下做肢体的延伸下垂、旋转或摆动练习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碍。康复训练重点训练和指导患者各种日常生活能力,包括:穿衣、起居、进食、盥洗大便和小便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一部分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配置一些辅助器具或支具才能完成进食和盥洗等工作。由于患者居家环境是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最佳场所,所以患者出院后应尽量多进行日常起居练习,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再就业前的训练

颅脑损伤的患者大部分是青壮年,其中不少患者在功能康复后尚要重返工作岗位,部分可能要转换工作岗位。因此,当患者的运动功能基本恢复后,应同时进行就业前的专项技术技能的训练,包括驾车、电脑操作、汽车修理、机械装配和货物搬运等。可在模拟情况下练习操作,也可把复杂过程分解成几个较为简单的动作,反复操练后,再综合练习。为满足有些工种的特殊需要,也可为患侧的上下肢配戴一定的支具,补偿部分功能障碍,以利于重返工作岗位。

相关链接

医院技术精湛、设备先进、康复环境舒适,是集医疗、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临床科室。设置有涵盖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因子的全套理疗设备,以及运动训练、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的各项训练仪器,主要针对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病变,脑卒中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骨科术后全身各关节功能受限,烧伤后瘢痕增生,肌张力障碍等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

服务百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2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