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抢救4分钟,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2017-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心脏骤停,应该如何正确急救?

日前,有调查显示,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达到54万,居全球之首。每天约有人死于心脏骤停。那么,如果我们身边有人发生心脏骤停,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急救?

挽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抢救,生命就可能获救,“黄金4分钟”是救治的关键。“黄金4分钟”是指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率可达到50%,而超过这一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这就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抢救4分钟”。

“如果人的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就会出现脑死亡,即便以后心跳呼吸恢复,也成了植物人。”医生说,脑组织如果缺氧,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分钟内脑细胞会受损;10分钟后就会进入生物学死亡。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抢救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时间每延长1分钟,复苏成功率便下降10%—20%。

初始判断及时呼救 

如果是急救的初学者,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判断。一个人躺在地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外伤,还是昏迷、休克、昏厥、心脏骤停……大家要学会进行分类。

 举一个例子,无论是心脏骤停或是脑卒中都会神志丧失,也就是突然倒地。如果是心脏骤停,那么在前10秒钟,病人是昏迷不醒的,无法触及脉搏、看不到病人的颈部呼吸。如果病人是由于神经性问题导致的昏厥,病人可能是昏迷的,自主呼吸变得不规则或是无自主呼吸,心跳、血压会有变化,可能血压会偏高,脉搏波动会比较强烈。如果一个人是因低血糖突然倒地的,病人的脉搏、心跳、自主呼吸都还是会在……每个疾病的症状是不同的,因此,急救人员需要进行初始病因的判断。

初始判断后,确认被施救对象没有脉搏、呼吸,心脏也停止跳动,那么这时最先做的是——呼救。呼救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但确是至关重要的。在打电话求救时,一定要尽可能详尽地叙述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周围环境、病人情况等信息,让即将到来的急救团队及车辆有所准备。

心肺复苏按压的标准化要求

  心肺复苏术(CPR)主要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采取的使循环和呼吸恢复的急救措施,通常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触电、严重失血等意外事件造成的昏迷、呼吸及心搏骤停。要先通畅气道,口鼻腔内的异物要及时清除,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单人复苏的照标准做法,双掌叠在一起,在胸骨中下1/3处或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垂直按压,按压频率次/分,按压足够的深度(深度为5cm),这是前几分钟让病人建立自主循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措施,周期为按压30次,呼吸2次,持续做5个周期,实现对等的呼吸和循环的支持。如果周围急救人员达到2人及以上,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做人工呼吸。

必须学会的急救措施

心搏骤停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心跳停止的4分钟之内是急救“黄金时间”,千万不要坐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记住这几个步骤,说不定哪天能救人一命。

急救也有误区

 心肺复苏不能盲目进行,在面对陌生人突然倒地,更多人的感受是手足无措,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学会用病因学对昏迷者进行判断,判断其昏迷的原因;这些远比盲目地进行心肺复苏更重要。

如果是呼吸,心脏骤停,可以采取心肺复苏,但像是脑栓塞,脑出血等昏迷,可能心跳呼吸还在,此时我们无需做心肺复苏,最需要的就是在严密看护病人生命体征的基础上,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的人员到现场进行判断,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此时如果盲目地做了心肺复苏,不但无利反而会带来危害。

 医生强调:“心肺复苏前的初始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先要了解施救对象是由脑卒中、心脏骤停等哪种因素导致的昏迷,再选择正确的操作手法。”

心肺复苏术:为生命赢得时间

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脸色青紫、拍打双肩无应答

为了争取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判断心脏骤停必须得快。

以往判断心脏骤停最常用的方法是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但临床实践表明触摸颈动脉搏动往往有误差。

有研究表明:如果把颈动脉检查作为心脏骤停的诊断手段,其特异性只有90%,敏感性(准确认识有脉而没有心搏骤停的患者)只有55%,总的准确率只有65%,错误率为35%。因此,目前不主张把时间过多花费在听诊及触摸颈动脉搏动上。

为了争取抢救时机,提高复苏成功率,识别心脏骤停时间应在3——5秒,尔后即开始心肺复苏。因此,目前主张在拍打或摇晃,或呼唤患者无任何反应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何实施心肺复苏?

——急救专家教你八步骤

第一,发现有人倒地,首先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抢救者的安全。

第二,检查病人的意识和呼吸状态。轻拍患者双肩,分别在耳朵两侧大声呼唤。看是否有反应,胸部是否有起伏(观察约5——10秒)。

第三,拨打急救电话。如果现场只有你一个人,可利用手机的免提功能求救。

第四,将患者放置为复苏体位。如患者昏倒的体位为俯卧位或侧卧位,应迅速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把病人双上肢上抬,外侧下肢搭在内侧下肢上。然后,一手固定其颈后部,另一手固定其一侧腋部,将病人整体翻转为仰卧位。即头、颈、肩、腰、髋必须同在一条轴线上,同时转动,避免身体扭曲、弯曲,以防脊柱脊髓损伤。

第五,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跪在病人任何一侧均可,一手的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中指放在一侧乳头上,另一手掌根重叠其上,十指交叉相扣。两臂垂直,用身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次。在按压过程中用力要垂直,压下去多深就要抬起来多高,形成有效按压。

第六、开放气道。立即用一手压住前额,另一手中、食指提起颏部,使头部充分后仰。

第七,判断有无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

第八,口对口吹气。按压30次后进行口对口吹气。抢救者嘴唇包住患者嘴唇,同时捏住两侧鼻翼,连续向肺内吹两次气,换气时松开手指。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有哪些?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其他: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本文节选自《医生教您学急救》)

遇上这些事,学一学如何急救

由于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或大出血,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4-6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时间,也被称为“黄金抢救期”。

◎醉酒者昏睡时切记侧卧

 对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患者进行急救,是市民遇到较多的情形之一。当血液酒精浓度升至0.4%以上,醉酒者可能出现全身麻痹、昏迷等症状;血液酒精浓度升至0.5%,可直接致人死亡。

轻微醉酒者在急救时,要保证其静卧和保暖;重度醉酒者则应先“催吐”,然后喝些果汁、绿豆汤,或生吃梨子、西瓜之类的水果来解酒。对于昏睡或昏迷者,一定要保持侧卧,使气道通畅,再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咖啡、浓茶并不适合用于醒酒,这将加重胃黏膜刺激、心脏负担,并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

◎骨折患者,整体搬运

 如果有人在户外运动中发生骨折,现场市民应假定任何受损伤的肢体,都有可能发生骨折。此时,用手将伤肢固定在发现时的位置。需要对其进行搬运时,必须保证身体整体移动。

肢体发生骨折时,应第一时间就地取材,避开骨折线对上下端进行固定。对于高处坠落或滚落引起的脊柱骨折,应限制伤员移动和保持脊柱稳定。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可使用脊柱固定装置。









































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hl/5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