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谋望教授骨科康复现状及脊髓损伤康复浅

2021-12-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822/4242623.html
      

周谋望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院、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在骨科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及膀胱功能重建、骨质疏松症治疗及疼痛治疗等康复医学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研究。

我国骨科康复治疗现状

我国骨科的发展水平与世界水平已经比较接近,医院骨科已经与世界水平齐平甚至超越了世界水平,但骨科康复方面,尤其手术后康复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患者在术后能够及时得到康复治疗。

患者不能及时接受康复治疗的原因很多,例如部分骨科医生对康复治疗的认识不足,或者患者并不知道手术后需要康复治疗,另外目前骨科康复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康复治疗的观念不普及。很多客观因素构成的这样一个现状。跟国外相比,无论普及程度和还是康复水平都亟待发展。早期康复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

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是骨科康复中常见康复内容,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和不进行康复治疗会影响到患者的功能恢复。人工髋关节置换早期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比如尽早进行肌肉收缩及关节的运动治疗。

再就是下地负重,目前最新的观点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情况较好,局部疼痛不严重,综合条件能够允许的话,应尽早下地负重。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地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尤其是髋关节,要等到6周后才下地。这个的观点是落后的,会逐渐被早期负重的观点所替代。

社区康复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完全性脊髓损伤结论性意见的是不能治愈的。他们在伤后都会依靠轮椅,以一个残疾的状态度过,患者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必然的。脊髓损伤患医院的急救、急性期康复,医院的后期康复,最后到社区康复,回归到家庭这样的一个过程。

但是我国目前社区康复不是很完善,康复网络和社区康复水平都有一定的差距。不光是在脊髓损伤方面,在其它方面,如脑卒中,脑外伤,患者最终都是要回归社区回归家庭,社区康复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我们科室的一个特色康复治疗,虽然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做脊髓损伤的康复,但是相对于其它功能的恢复,比如运动功能的恢复,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和康复治疗还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部分人的理解局限于怎样让患者把尿排出来。

实际上不止如此,让患者排尿,储尿,不漏尿,是解决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单位问题。需要训练患者进行小便管理,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让患者认识到神经源性膀胱处理不当会影响其生命的重要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如果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治疗会引起上尿路的感染和扩张,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临床上不少患者是因为肾衰而导致生命缩短。国际上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方面极力推崇两个循证医学的A级处理,一个是间歇性导尿,一个是肉毒素注射。这在我们国家都有待于推广。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界推崇为首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周教授表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和自我管理,家人与患者都需要有正规的康复知识教育和训练。在国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如果上肢能够活动,医生会指导患者自行导尿使膀胱排空。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作用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主要针对逼尿肌无力的患者,在没有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情况下,训练逼尿肌无排尿的肌肉力量。通过压力转换器,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压力是多少,从而训练患者的膀胱排尿能力,这种训练方式对逼尿肌弱的患者起到了可观的效果。

    

文章来源:康复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2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