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您了解多少

2021-12-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您了解多少?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很多,但为什么会出现顽固性低钠血症?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看看下面的内容

案例分享

患者李某,男,60岁,因“车祸致伤头颈部2小时”于.5.:28以“颈髓损伤伴四肢瘫(不全瘫)、C6椎板骨折、头皮裂伤、右肩部皮肤擦伤”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入院评估: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测T:36.0℃,P:66次/分,R:17次/分,BP:/72mmhg,患者双肩部感觉灵敏,肩部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入院后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颈部颈托固定。

辅助检查:.5.5CT结果示C6椎板骨折

辅助检查:.5.5MRI结果示颈髓损伤

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鼻导管吸氧2升/分,给予患者颈部颈托固定制动,轴位翻身,给予导尿,持续导尿通畅,尿色淡黄,特级护理,病重告知家属。

1.5.5

患者最高体温38℃,遵医嘱给予患者减少盖被,温水擦拭物理降温。

2.5.6

患者最高体温38℃,遵医嘱给予患者减少盖被,温水擦拭物理降温。

3.5.7

12:00患者去手术室在“全麻”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于17:20安返病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持续颈托固定,颈部一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

患者最高体温38.9℃,遵医嘱给予患者吲哚美辛栓0.1g肛塞,减少盖被,温水擦拭物理降温。

4.5.9

医师在无菌操作下给予患者拔除颈部引流管,给予患者颈部纱布敷料覆盖,颈托外固定。

5.5.10

患者最高体温38.1℃,遵医嘱给予患者减少盖被,温水擦拭物理降温。

6.5.11

10:00遵医嘱给予患者电解质检查,结果示钠:mmol/L,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补钠治疗。嘱患者高钠饮食。

15:00患者自诉胸闷,呼吸困难,心率示72次/分,呼吸22次/分,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深呼吸。

患者最高体温38℃,给予患者减少盖被,物理降温。

7.5.12

患者腹胀,遵医嘱给予患者驱风合剂10mlpo(饭后)tid莫沙必利片5mgpo(饭前)tid

患者最高体温38.5℃,给予患者减少盖被,物理降温。

查电解质结果示:钠.4mmol/L,给予患者静脉补钠治疗,嘱患者高钠饮食

8.5.13

患者最高体温38.5℃,给予患者减少盖被,物理降温。

查电解质结果示:钠.5mmol/L,给予患者静脉补钠治疗,嘱患者高钠饮食

9.5.14

患者最高体温38℃,给予患者减少盖被,物理降温。

查电解质结果示:钠mmol/L,给予患者静脉补钠治疗,嘱患者高钠饮食

现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鼻导管吸氧2升/分,持续导尿通畅,尿色淡黄,持续颈托外固定。

知识链接

急性脊髓损伤(AcuteSpinalCordInjury,ASCI)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每年全世界有数万人遭受着脊髓损伤的折磨,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脊髓损伤是指脊髓的急性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瘫痪和/或感觉障碍,包括对马尾神经的损伤,但是不包括单独的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患者往往恢复较慢,预后效果较差,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基于脊髓损伤手术时机选择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晚期减压相比24小时内或72小时内接受早期减压手术的患者显示出更好的预后。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的施行早期的手术干预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有益影响。脊髓损伤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患者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消极抑郁,甚至轻生,许多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此而破裂。脊髓损伤的患者要面临高额的治疗费用,生活质量的下降,劳动力的丧失,漫长的康复训练等诸多问题,不仅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打击,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由于脊髓神经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创伤等因素,患者除了有原发病表现外,早期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亦很高。早期并发症往往会对该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涉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电解质紊乱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案例分析

01

低钠血症是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目前认为该并发症主要出现在颈髓损伤的患者中,而胸髓及以下损伤的患者中发生率较低。目前认为脊髓损伤引起的低钠血症是中枢性低钠血症,但又不同于颅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低钠血症,其机制主要分为脑耗盐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颈髓损伤程度及损伤平面的高低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正比。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入院后应加强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检验血、尿离子等血生化指标及血、尿渗透压,进行补液、限液试验,及时正确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02

体温异常。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常出现体温调节异常,尤其易发生于颈段损伤和高位胸段损伤的患者。急性脊髓损伤后患者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降低,损伤平面以下发汗调节和交感神经功能减弱,导致汗腺分泌减少,可体温升高。急性脊髓损伤后

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调定点升高,可引起中枢性高热。将环境因素排除在外后一些患者无法维持在一个核心的温度。T8以上的损伤常发生体温波动,低体温和高热。给予相对应的有效治疗。

03

呼吸系统并发症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致残及致死原因,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即可出现呼吸困难,人体的呼吸运动主要由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两套呼吸系统完成,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完成,腹式呼吸主要由膈肌完成。一般认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损伤节段的高度存在相关性。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其可能是由于脊髓损伤切断了脊髓与高级神经中枢间的神经传导,重建与高级神经中枢间的联系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导致患者不能主动呼气和咳嗽,肺组织无法完全膨胀至肺容积减少,交感神经受累,副交感神经兴奋至肺内及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气管支气管变窄,气道清除力下降,分泌物不易顺利排出,易产生呼吸肌疲劳,长期卧床和使用激素等因素,易导致肺部感染。尤其是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肺炎的发生率随插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每日增加1%一3%,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咳痰,合并感染者应进行痰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高效敏感的抗生素,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四、脊髓损伤患者自损伤平面以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易引起消化系统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为顽固性便秘,腹胀和腹痛,其他症状还包括消化道出血、痔疮、大便失禁等。

经验分享

01

低钠血症的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对发热、嗜睡、表情淡漠、无力的患者提高警惕。每天监测血电解质变化;(2)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定时监测血电解质、尿量变化;(3)早期进行饮食、饮水等干预,预防低钠血症发生。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渗盐时注意量及速度,过多过快均可造成心衰、肺水肿或神经脱髓鞘反应。

02

中枢性高热护理:由于脊髓损伤平面高,体温调节中枢失调,常出现高热,严格监测体温,并及时对症处理,予四肢大动脉处置冰袋,由于病人感觉不灵敏,严格交班并记录,严防冻伤,同时汇报医生,如体温持续不退,可根据医嘱应用吲哚美辛肛塞。护理措施:(1)每天测体温3~4次/d,调节室内温度,维持室温20~22℃;(2)高热患者需每2-4h测体温一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3d后,逐渐递减至2次/d,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及出汗情况;(3)高热患者临床以物理降温为主:用温水全身擦浴或将冰袋置于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有条件的可置患者于冰床或戴冰帽;(4)每天予口腔护理2次;(5)高热患者退热时会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被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03

呼吸系统并发症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口唇及四肢末梢有无发绀,以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强弱、胸廓、腹部起伏的幅度。(2)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3)对于颈髓受损的患者或出现呼吸频率减慢(10~12次/min),呼吸表浅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气管切开通气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充分氧疗:氧气疗法是改善或纠正低氧血症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给氧方式和吸氧浓度或呼吸机辅助给氧。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吸痰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早期采取综合排痰技术:雾化吸入一翻身拍背一胸部震颤一体位引流一鼓励咳嗽一排出痰液.排痰困难时用腹部冲击法协助排痰,有效排出痰液并配合呼吸功能训练是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认识急性脊髓损伤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并发症有可能是患者长期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更好的了解急性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有效的早期干预,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可以提前预防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及花费,降低死亡率。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对于临床护士自身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李景伟,冯世庆,焦新旭等.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1(7):~.

赵磊,王帅,宋朝晖,吴春生,彭阿钦.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J].中华矫形外科杂志,,2l(2):-.

卢虎英,李鹏锟,陈爽,刘兰群,陈红雷.脊髓损伤患者体温与电解质变化的关系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11).—.

(医院刘红艳)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2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